2005-06-03

2005 金門 VI - 山后民俗村



在金門第二天我們的行程打算往東北走,主要的目標就是山后民俗村。當然囉,這邊賣點還是一堆的老房子,不過不一樣的是,這邊的房子像是一格一格的安在棋盤上,如果有人需要解釋「櫛比鱗次」這句成語,是滴,就像上圖那樣。三天下來跑遍幾乎全金門,只有這兒是這種工整法。另外,雖然叫民俗村,但是 !!! 其中除了家廟,只有一間不是民宅,其他每間都是前面擺個小店鋪,後面是住家,有了第一天的前車之鑑,這次就沒鬧笑話了 ^^"。



一早出發,路邊經過的一個小池塘。金門沒什麼河流,加上年雨量稀少,又缺乏可以涵養充足水源的祟山峻嶺,為了充足民生用水以及農田灌溉之需,島上軍民共同努力挖掘許多的池塘、水庫,以儲備足夠的水源,因而造就了金門豐富的濕地生態。還有個專門的溼地生態中心呢,第三天再跟各位介紹。



路過太武山,沒上去看毋忘在莒,好歹也在課本念過這個詞很多很多次,遠遠的來張照片好了。


然後,迷路了,往景點的路應該會比較大條的,但在這邊我完全分不出來。走到的這個地方應該是山后附近的一個聚落,既來之,則拍之。這個聚落比較殘破一些些,有一點點接近澎湖的感覺,但整体保存程度相較起來,金門這邊要好得太多了,可能是因為身居戰略要地,比較能獲得政府關注的關係。








看到商品你們應該猜得到終於到了民俗村了,照片中的商店就是先前說的唯一一家的純商店。票上印的名稱是武道館,門口那幾件迷彩我想是用來應景的吧 :p實際上裡面是賣陶藝品的,以金門特產-風獅爺為主。噢,對了,入場卷50元。


我很少推薦景點的東西,尤其是吃的。但我一定要推這兩樣。是的,一個蚵仔煎,一個蚵仔麵線,一樣要一個大銅板,不算便宜(比照當地物價,金城鎮區內的另一家麵線一碗35)。但用料實在,你瞧那個麵線上的蚵仔嗎 ? 它真該改名叫麵線蚵仔 :p。入口後滿滿海味沖刷著味蕾,鮮嫩的蚵仔彷彿帶著重回大海懷抱,喔~~~~舌頭快融化在蚵仔的舞動中了……,好吧,我承認我形容的給他有點超過,但真的可以試一試。(金城鎮區聽說也有麵線,但我們沒有找到更好的,下次再問問當地人)


吃飽了,開始逛大街囉,讓我逮著一隻喵咪。海島的關係吧,這邊貓貓很多,但都蠻怕人的說。


山后民俗文化村的十八棟厝,是金門僑民揚眉之作。十八棟閩南古厝,連厝成村。此古厝群除了依山向海,棋盤式整齊排列,全景優美壯觀,各建築物的泉州白砌牆、交趾陶壁飾、斗拱雕琢、橫向隘門等等,都有值得細心觀賞之處。


山后分成上、中、下堡。民俗文化村所在的中堡,是晚清時王國珍、王敬祥及王敬濟二代,於日本神戶經商致富後所建。所以囉,有個王氏家廟是很合理滴 ~~


這邊見到的兩幅我很喜歡的壁畫,麗緻又不失古樸。注意到沒有,它們是對稱的,但相對的位置又巧妙的用不同的東西呈現。

 

嘿,這張要特別說一下。看到畫面右下的桌子沒有,好滴,上面不是有張報紙嗎,很好,來~~~沿著那張沾滿鳥大便報紙上方的紅聯,你應該注意到一個小小的鳥巢了吧,那是個燕子的窩,有著小小燕唷。燕子築巢一向被民間視為福氣的象徵(有詩為証,舊時王謝堂前燕,啊~~跟這個沒關係:p),所以你會在住家看到這個報紙接鳥糞的可愛景象,而不是把鳥兒攆出門去。


說過了,這邊大部份都是使用中的民宅。這邊前頭賣的是「一條根」(一種草藥),後頭,老太太不給我拍,過了一個多小時候我又繞了過來,賣麵線的已經開始收攤了,老太太也打起瞌睡,是呀,這張照片是報復,呃…不是啦,是要表現這個地方步調的悠閒緩慢,是啦,是啦,就這樣,別懷疑了。


12. 展示的舊床。少數能看到舊傢具的地方。


武道館,唯一的純商家。顧店的也是請來的,擺了個桌椅,但我看不出有賣什麼花茶咖啡飲料,也忘了問,但要是有,我想是挺好的,只可惜場地小,擺不下幾張桌子。




14. 主要賣的就是這些陶藝品,以風獅爺為主,但還有一些十二生肖、中國古怪獸之類。還不錯。


出來後已經快二點了,原本打算去高坑吃牛肉的,加上迷路的時間,到達的時候都都好兩點半,人家打烊休息,給觀光客吃的都關了的話,其他的就更別想了。沒吃加上陰晴不定的天氣讓我頭又昏了起來,草草逛過中山林後六點回到旅館就倒了,這大概是我旅行以來記憶最短的一天,唉,我中午不是才喀了滿滿一碗的蚵仔,怎麼虛成這副德性,一點都沒有給他並ㄅㄧㄤ叫..orz。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