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吳哥、或俗稱的Angkor Wat 中的「wat」是寺廟的意思,所以翻作吳哥寺比較恰當。由Suryvarman II所建立的,在1992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之後,從此變為遊旅聖地至今。而吳哥寺並不是只有封面中為人熟知的那一部份而已,實際上,由它長1500寬1350公尺的護城河內算起都是寺院的範圍,由Google的空照圖來看,它的大小幾乎可以函蓋鮮麗市主要的範圍。但跟上篇介紹的大吳哥相較起來又只有大概1/4的規模。而世人知小吳哥而不知大吳哥的主因大概是因為小吳哥保存的比較完整,而大吳哥除了巴揚等幾座寺院外,幾乎都已湮沒在叢林中了。
檢視較大的地圖
吳哥寺原本是祭祠印度教中的「毘濕奴」。而在Jayavarman VII在位時,因個人信仰的因素把它改成了大乘佛教,之後暹羅打入吳哥,因暹羅信奉上座部小乘佛教,所以吳哥寺又被改為上座部佛寺,之後一直沿續至今 (因為暹羅之後吳哥寺就被遺棄至十九世紀被羅拉..更正,法國人從叢林中挖出來為止)。不論是那一個教派,現在留在寺中的佛寺都很眼生,我們這邊佛像好像沒那麼多隻手的,倒是跟觀音、金剛比較接近。
排隊無聊隨手拍的精緻浮雕。
總算輪到我們了,在不摔死的前提下,來一張吧,微笑,微笑,儘管環境如此惡烈,還是要記得微笑喔~
聽說是真的有人從上頭摔下來死翹翹,之後才有這個扶手的。若沒有扶手,我百分之百肯定親愛的PDA會變成上燈才下不來的小老鼠
第二層的浮雕,看起來跟現在電視上的辣妹們相去不遠,由此可見吳哥人們的審美觀領先我們宋元明清的老祖宗數百年之譜,不過就像CPC說的,這邊好歹是廟耶,看起來還是怪怪的 @@
除了建築與浮雕外,吳哥寺也是著名的觀賞日出的場所。不到五點,就開始湧進一波波的人潮,在經過兩次的場堪後,我跟PDA一致認為西面北側的水塘是最佳的拍攝地點。
地點選好老天不賞臉也沒有,即便這是五天中天氣最好的一個早上,還是未能看到太陽露臉,也就,這樣了。
這邊的小販真的很會做生意,椅子加杯熱咖啡,收你一塊美金。
吳哥寺跟大吳哥一樣也是我們每天必經的地方。護城河旁如茵的草皮跟參天的巨木一直吸引著我想在上頭走走坐坐,但初來貴寶地唯恐看不完的心態下,一直到最後一天才有小小的機會在河岸上坐一下下。後頭那個黑不拉機的就是我們四天中的司機 - Sopeara。很和善也很盡職的一位司機,另外不要看他這樣 O - Da - 散,一副髒兮兮的樣子,他拿的手機比我還好咧。
在第一天下午拍完抱抱照後,我再拍吳哥寺都覺得怪怪的,總覺得少了什麼,一直到重回巴揚寺後我才發覺,我漏掉的是「當地人」。當地人與小吳哥、大吳哥一起生活的方式才是來這邊值的觀察與品味的地方,少了當地人,小吳哥、大吳哥的照片只是一堆石頭與樹木的組合,這些在百科全書或網路上都看得到,我並不需要特地跑這一趟拍這些。下圖是在最後一次前往巴揚前,經過吳哥寺的護城河時拍的,應該四點左右而已吧,已經有當地人鋪著毯子在野餐了,若再晚一點,在河邊野餐的人更多,甚至會有烤肉的人喔。
好了,沒了,對於這舉世聞名的地方的心得只有這麼一點點,我也蠻驚訝的,但沒fu就是沒fu,寫多了也沒稿費,就到此打住吧。接下來講那 ? 女皇宮好了,不過,心得不外些「石頭與樹木的組合」,下次再說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